福安:南有嘉木 福泽民安

福安:南有嘉木 福泽民安

2阅读 2023-02-01 02:23 快讯

茶有情,只有被茶香浸润的那方山水之人,方能体会。君不见,三十多年前,习近平同志一句“喝过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道尽多少魂牵梦绕情,道尽多少千古茶乡事。

唐代陆羽《茶经》有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正是这一嘉木,摇晃过千载岁月,始终与福安人民休戚相关、深情相伴。品味悠悠福安茶事,袅袅茶烟勾勒出的,似时光、似记忆,更似沧桑变迁,如同“坦洋工夫”茶一般醇厚绵长,令人陶醉。

多年来,寻着那一缕茶香的情谊,福安以茶为谋、向茶而兴,把茶叶作为富民强市的“致富叶”,围绕产业化发展方向,扎实推进品牌战略实施、标准化建设、技艺传承保护、人才引进培育等措施,在茶香浓郁的发展蓝图中,拉开了产业化的精彩序章。

正如福安市委书记周祥祺所说:“我们牢记嘱托,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积极推动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茶叶出口示范基地、质量溯源监督平台、富春茶城等项目建设,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让坦洋工夫茶重振雄风。”经过多年努力,“坦洋工夫”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扩大,福安茶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主导产业。福安也荣获“中国红茶之都”“中国茶业百强县”“全国茶业生态建设十强县”“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等殊荣。

游一城山水,品一城茶事,且斟上一杯“坦洋工夫”,随着时光的脚步,去探寻那“南方有嘉木”的茶乡逸事。

从“茶叶”到“茶业”

白云东麓,如仙之境,青山藏锋,碧水流韵,社口镇坦洋村正坐落于此。寻茶而往,向茗而行,这里便是“坦洋工夫”红茶的发源地。那一抹悠悠茶香,穿越时光,携香而来,书写出茶界“闽红”的不朽传奇。

“坦洋工夫”名列“闽红”三大工夫茶之首。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年—1874年),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者,试制红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周围各县茶叶亦渐云集坦洋,“坦洋工夫”茶名声也不胫而走。百余年来,“坦洋工夫”茶以其独具的香醇畅销欧美、东南亚等20余个国家及地区,曾风靡英伦三岛。

这一叶茗茶,起起伏伏、兜兜转转,飘摇过人间悲欢,飘摇过世事沧桑,随历史沉浮,也在发展中蜕变,将那百年记忆都焙进那茶盏中。

应时代之需,“坦洋工夫”渐渐走上产业化之路。坦洋村通过党支部发挥示范作用,带头打破“祖宗山”“宗祠山”的束缚,开垦抛荒农地,盘活闲置土地,转变农民思想,以产业发展为纽带,利用市场化手段,整合分散的资源要素,抱团融入市场,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坦洋工夫”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坦洋村茶园面积由二十世纪80年代的300多亩,增加到现有的4911亩,扩大了16倍;农民人均年收入从不足500元增至现在的28956元,增长了58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坦洋工夫”专卖连锁加盟店网点有800多家,市场占有份额越来越大。“坦洋工夫”先后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茶叶区域最具经营力公用品牌”“2013年品牌年会东方名茶金博奖”等荣誉。

山水有情,馈赠给福安人民一叶香茗。但好“茶叶”重要,好“茶业”更重要,如何实现从产出到产业的转变,才能无愧于这方山水的馈赠。

福安市坚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篇文章,精心谋划茶产业,实施品牌建设、科技兴茶、结构调整三大战略,着力扩大“坦洋工夫”核心品牌影响力,联动绿茶、白茶、青茶、再加工花茶、工艺茶等多品类壮大,全面提升茶业发展质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如今,福安有大小茶叶加工企业600多家、规上企业29家、省龙头企业17家、宁德龙头企业35家;“坦洋工夫”“新坦洋”2件中国驰名商标、13件省著名商标、14件福建名牌产品、22件宁德知名商标。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坦洋工夫”2021年品牌价值为46.41亿元,形成了“百花齐放、满园春色”的茶产业生动局面。

从“为茗”到“为民”

产业发展,靠的是民力,为的是民生,产业凝聚力的根本也自然在民心。就像那一片片嫩叶,成全了一季春色,成全了万般滋味,故而能流芳千古。

福安全市毛茶产量2.81万吨,毛茶产值19.43亿元,综合产值100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的40%来自茶叶。可以说,福安茶产业的发展,牵连着千家万户。

近年来,福安市高度重视让产业红利最大限度惠及百姓,推动全产业链释放效益。如坦洋村实行“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龙头企业根据企业产品需求,将茶青收购订单分配至各农民经济合作社,再由各农民经济合作社组织社员按照企业对茶园种植管理与茶叶采摘标准,制定茶青价格,实行标准化严格管理。

林正锦成立了善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20多亩茶园,开办茶叶加工厂,年收入可达30多万元;余茂清创办茗果家庭农场,流转土地30多亩,每年仅种茶与种水果收入可达60多万元;林岩贵的茶叶合作社每年收购茶青10多万公斤,带动农户300多人……每个人都因茶而受益,每个人也都受益于茶。

同时,坦洋村党支部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按照“支部牵头,全员入股”的工作思路,构建“全员股份经济合作社”为核心的运营模式,吸纳村民资金和土地与经济作物折价入股,由村经济合作社经营,每年收入扣除经营成本后由集体和村民按股份进行分红,实现村集体与农户个人“双盈利”。

目前,坦洋村全员股份经济合作社入股资金达180多万元,村集体入股茶园100多亩,村民入股茶园500多亩,村集体经济增收30多万元,村民增收150多万元。

△福安市甘棠镇茶树良种繁育基地 肖建琳 摄

这样由茶带来的嬗变,不仅仅局限于坦洋村。2019年,甘棠镇组织30多家覆盖90%以上茶苗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合作社和苗圃公司,联合成立福建初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实现抱团发展,增强农户增收致富能力。

当前,甘棠镇茶苗产业已覆盖全镇22个村,年出圃金观音、金牡丹、黄玫瑰、龙井、福安大白等50个品种茶苗达8亿多株,产值2亿多元,带动从业人员2万多人,人均年收入达2.6万元,发展成为全国茶树品种最多最齐全的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以及全国最大的茶苗无性系繁殖基地。

“目前,茶苗的产量、行情都挺好,按照这个趋势,今年,茶苗预计产量达10多亿株,产值达3亿多元。今后,我们将继续为茶农提供技术帮助,加大力度宣传推介茶苗茶叶,助推‘小茶苗’结出‘致富果’。”福建初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成进说。

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民生福祉,产业的最强凝聚力是民心民力。在这悠悠茶事中,福安生动诠释了整体产业与个人事业的辩证法,也为这一乡茶色渲染了浓浓的“暖色调”。

从“味来”到“未来”

曾经,漫步茶园,感受到的是扑鼻的“味来”。如今,那漫山遍野的绿意里,兜着一叶兴而百业兴的“未来”。

茶,有千般制法;茶业,自也有千般变化。福安“茶叶+”“+茶叶”的未来里,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今年,福安市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福安坦洋春季茶旅——寻源坦洋工夫”入围2022年度“春季踏青到茶园”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这是一个极其有含金量的荣誉,线路征集活动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和中国茶产业联盟发起,邀请农业农村部等相关单位专家评审确定入围名单。这也意味着福安的茶产业发展和茶旅融合得到了国家层面专家的认可。

近年来,坦洋茶场依托独特的茶旅研学资源优势,主推非物质遗产文化、知青文化、制茶体验、劳动教育等丰富内涵,不断拓展茶旅研学市场空间,保护和发掘了一大批茶旅研学资源,已经成为福安市一张亮丽的名片。

领略福安风光,那一叶叶“嫩绿”,随风摇曳出动人身姿,成为山水田园间最为独特的景观。福安市注重茶产业链条拓展延伸,加快茶旅融合的步伐,不断融入休闲、研学、文化等元素,为这杯“好茶”再添“佐料”。

位于城阳镇的天湖茶庄园毗邻城区、景观优美,建有集红茶种植、生产、营销、文化、旅游、科研、标准化为一体的中国第一个红茶文化创意园,游客不仅可欣赏茶园风光,还可体验制茶的乐趣。

在晓阳镇,毗邻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景区的白云山佳木文化休闲茶庄园里,有着闽东海拔最高的有机生态茶园,常年云蒸雾绕,环境优美,游客来此可感受独特的乡村旅游。

城市之郊,天马山森林公园融入“坦洋工夫”茶文化,完善五福楼茶文化体验室、茶香广场、休闲登山茶道、灯光文化景观、茶文化主题茶餐厅等设施,打造“北有茶叶交易市场、南有茶文旅综合体”的城市名片……

当茶叶邂逅那花花世界,与五彩缤纷的元素碰撞出奇思妙想的新火花,那悠悠茶香里,开始蕴起旖旎绚丽的茶乡未来。产业融合的强大动能,也必将让“一叶兴而百业兴”,成为福安茶事里最浓墨重彩的一个篇章。

△采茶畲家女 郑祖辉 摄

爱上一叶茶,而爱上一座城;抑或爱上一座城,而爱上一叶茶。此时,我端起一杯“坦洋工夫”茶,指尖仿佛触及那悠悠茶事,触及那青青茶园,触及那芸芸茶人,好似与茶相交的瞬间,就能闻到四季变换,品到沧桑变迁,悟到人间百态,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

好一杯“坦洋工夫”!好一段“味蕾之旅”!好一个“茶乡福地”!

正是,南有嘉木,福泽民安。

来源:闽东日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这些茶叶名字,居然能凑成一桌动物园!

下一页:“蒙顶甘露杯”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大赛圆满举办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